近200股涨停!外媒罕见爆料提振A股信心
受昨日证金公司目前支持股市资金储备总量目标高达5万亿元的传闻影响,今日(8月7日)两市高开高走。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涨2.26%报3744点,中小板指涨2.58%报8605点,创业板指涨3.87%报2576点;两市成交8943亿元,较昨日的7071亿元明显放量。
本周备受关注的再融资重启获得确认,从市场今日表现看,利空已被消化。
昨日盘后,一则“证金公司支持股市资金储备总量目标高达5万亿元”的消息引发各方关注。据彭博消息,证金公司目前支持股市资金储备总量目标高达5万亿元。资金储备包括证金公司此前已经获得的2.5万亿至3万亿元资金支持。资金储备目标规模将随市场环境变化。另外,证金公司仍在寻求从银行融入3-12个月期限的资金针对6-12个月的资金品种,利率约在4.0%-4.4%的水平。
另据高盛测算,证金公司目前已经花了大约8600亿至9000亿元人民币救市,近一个月在相对低位承接了数以万计的筹码。
虽然5万亿的资金规模受到不少投资者的质疑,但该消息仍然成为了目前市场上的一剂强心针。分析认为,这5万亿作为救市的储备资金,与此前央行宣布通过证金公司向股市提供流动性的性质是一样的,事实上并不需要真的向股市砸入5万亿,更多的作用在于秀肌肉,给予市场信心。
六大利好突现
1、300只基金空仓静待入市
8月7日,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比照最近一段时间市场走势与公募基金净值变化,发现有近300只基金几乎处于空仓状态,资金管理总规模超过万亿元,其中包括证金公司2000亿元借道公募基金的五只巨无霸产品。
言下之意,目前公募基金手上有上万亿元资金,这些"弹药"随时可以投入股市。
2、上证50ETF期权合约盘中停牌
8月7日上午,上海证券交易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因技术原因,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期权试点交易规则》第八十条,上证50ETF期权合约自9时56分相应停牌。具体恢复交易时间另行通知。
8月7日午间,上海证券交易所官微发布消息称,上证50ETF期权合约在14:00时恢复交易,停牌前达成的交易有效。
3、外媒称证金公司寻求5万亿力挺股市
据路透社分析,中国证券金融公司目前寻求拥有总量高达5万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储备,以求必要时支持股市,该数字相当于2014年GDP数据的10%,高于全球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拨款4万亿的救市计划。
目前,证金公司对此尚未明确表态。
4、成交量倒退至本轮行情起涨前水平,资金入场意愿强烈
昨日两市成交量大幅萎缩,仅7000亿。两市成交量创3月13日以来的新低,沪市成交额已由上个交易日的4839亿元缩减至3575亿元,这是今年2~3月本轮行情起涨前的水平。
业内人士分析,从昨日尾盘最后5分钟成交量明显放大来看,目前场外资金入场意愿强烈。尽管股市反复在底部震荡,但炒作热点从次新股、军工股开始转移到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板块。
5、全球最大高频交易公司进军中国市场
据彭博社报道,作为全球最大的高频交易公司之一,Virtu Financial Inc本周三宣布,已启动在中国大宗市场上的交易。此前一天,另外一家高频交易公司Optiver也宣布正在扩张大中华区业务。而在今年6月,另一家名唤KCG Holdings Inc的高频交易公司表示在大中华地区看到了机遇。
6、国务院: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8月7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要求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四大变异促成周线小阳
变异一、机构态度由分化到一致看多
十余家外资机构集体表态:看好A股已经或正在择机加仓。
瑞银、富达国际、德意志银行、贝莱德资管、领航投资、高瓴资本等十余家外资机构近期接受上证报采访,对监管当局救市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表示,长期看好中国,并透露已经逢低加仓或正在等待机会入场。
变异二、国家队从退出传闻到坚定买入
上周有传闻称,“国家队”将逐步退出市场,本周基本每天都能看到证金公司通过机构席位买入股票。
证金持股路线图曝光,近一个月来,“带头大哥”证金公司借道中信证券“四大金刚”频频现身沪深龙虎榜,累计动用资金1267.26亿元,目前已成为逾50只个股的股东,并跻身多数个股的前十大股东之列。
变异三、上市公司大股东从套现到继续增持
前期中国人寿减持中信证券、新希望减持民生银行等消息在二级市引起不小震荡,而最新消息显示,截至8月6日晚间,已有739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实施增持。
变异四、技术派从“死叉论”转而乐观
前期A股技术派们多以7月30日沪指“死叉”为论据,加上多个重要均线被击穿,以及逐渐萎缩的交易量,多数认为A股将逐步探底,而8月7日,有分析认为,做空情绪已释放完毕,热点扩散促市场复苏。
今日A股上涨之谜 开心还太早?
财经评论人士黄生指出,今天股市高开,一路上涨,但在思考并寻找到原因后,就要开始担心了。这是为何?以下为黄生观点原文:
1、周二股市大涨,是因为证券公司宣布停止融券业务,那么已经融券的人,必须买进股票来平仓,融券者集中买进股票所以导致了股市大涨。
2、同样的道理,今天的上涨是因为,股票型基金仓位必须从60%提高到最低80%,这样一来,很多股票型基金必须买进股票,以达到监管的要求,因为是最后一天了,导致股票型基金必须要抢筹,所以导致了今天周五股市的高开高走。
3、停止融券业务,本身很不正常,因为融券业务跟不上融资业务的发展,导致恶意做多一直无法受到制约。中国应当发展融券业务,以匹配融资业务。
4、至于提高股票型基金的仓位,应当是变相的赶基金去护盘中国股市,但这是基民的钱啊。当然好处是会减少基金的散户化风格,但是仍然改变不了本质。
5、通过临时修改规则的方式救市,有很大的随意性,也会埋下很大的隐患,行政的力量毕竟越少越好。
6、现在救市的资金中,有国家队,有券商,有基金,但是成交量反而越来越少了,这说明散户们都在离场,国际上的投资者也在离场。
不管如何修改规则,不管如何救市,但是市场的大趋势是很难改变的,市场的力量是难以改变的,尤其是股市,流动性太好,谁都无法控制股市,试图控制股市的人,都是高估了自己力量的人。
券商自营盘被套了,国家资金被套,现在轮到基金了,这是一个悲惨的世界,当然为散户逃跑提供了时间,谢谢!
下周关注三方面消息
一、国家队动向
据高盛分析,国家队花在支持股市上的资金可能多达9000亿元,“国家队”通过三种渠道购买股票:中国证金公司直接购买(价值至少4000亿人民币);认购一些主要的共同基金(价值约2000亿人民币);中国证金公司为一些券商提供了信用额度(价值约2600亿人民币)。“国家队”已经买入了约8600亿人民币的资产。但是,国家队护市资金终究还是要退出的,我们应密切关注其买入股票的数量及类型,为自己的投资提供导向。
二、IPO是否重启
7月份A股走出“非常时期”,IPO及再融资有望逐步恢复。上海证券报7日刊文称,“机制恢复是市场回归常态应有之义”,并表示随着交易量的平抑和回归,下一阶段市场各项体制、机制及基础功能也将逐步找回其“本来面目”。
刚刚过去的6个月,A股市场无论是市场行情,还是市场机制,都经历了巨大的调整。7月中旬,投资者一度以为“股灾”已经过去,但是紧接着几个交易日的大跌立即发出警示——市场依旧脆弱。
那么,A股市场目前到底处于怎样的阶段?上述报道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回答:“在监管层与市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刚走出极端’非常时期’的A股市场正沿着稳定、修复、建设相结合的路径回归常态。”
近五个交易日以来,市场日成交额都维持在万亿以内,对此有部分市场观点提出,市场交易出现了严重萎缩。上证报道认为,前期暴涨暴跌行情中的巨额成交量才更显得“非常”。
在此前的“救市”过程中,监管层陆续做出暂停IPO、再融资等临时性的政策措施。对此市场争议较大。一方面观点认为,非常时期非常之举,这是监管层主动有所作为。另一方面观点则认为,为市场一时稳定,做出的牺牲太大。
对此,上证报道做出了解释。股票市场异常波动期间,流动性枯竭的局面直接引发了市场基础定价功能的失灵,建筑于定价功能之上的资源配置功能也无从发挥。因此,监管层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应急措施”,以稳定市场、稳定人心。
同时,上证报道称,走出“非常时期”与恢复市场机制和功能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要寻回一个健康、健全的资本市场,在维持稳定的同时逐步恢复市场机制是题中应有之义。
三、成交量能否继续放大
最近3个交易日沪指均低于5000亿元;同时也出现了平量的现象,如7月31日两市共成交4605亿元,8月3日共成交4460亿元,8月4日成交4640亿元。